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圳警察故事汇 > 照片背后的故事
【探寻照片背后的故事】登山救援,真心不容易
信息来源: 深圳市公安局     发布日期: 2019-11-04          [ 内容纠错 ]

  陈正新,45岁,二级警员,坪山公安分局石井派出所社区队队长

  一

  太阳就挂在头顶,几乎没有一丝风。整个世界像个被不断加温、倒扣的锅,真是又闷又热。

  接到救助警情的时候,是2019年6月16日上午11点10分。陈正新和队员大约11点半抵达山脚,因车辆无法上山,陈正新停好车后,在路边小店买了3支矿泉水,开始往上爬。

  45岁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陈正新心想,自己身体还算是可以的,平时也有锻炼。只不过,在这种正午天气,爬山,几乎没有现成的路,还是得咬咬牙。

  二

  出现危险的是一位驴友,在坪山金龟社区平头岭山被野蜂蜇伤,已无法说话,自己报不了警。

  这是一处没有开发的地方,但因为风景不错,坡陡弯多,又比较高,所以平时会吸引很多驴友攀登。

  幸好有其他登山者经过,看到有人倒地,帮忙报警。

  在上山的过程中,陈正新先是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接着回拨报警人的电话,询问更加具体的位置。对方说不太清楚,确实,要在一座未被开发的山上讲清楚位置,太难了。

  三

  陈正新和队员只能根据报警者的描述,尽量去判断。

  幸好他们对这座山还算熟悉。

  之前为了更好地开展救援行动,石井派出所专门组织了所有民警,在蓝天救援队的带领下,进行特训,到驴友们喜欢走的金龟村、平头岭山、情人谷等线路,循环走过好几遍,加深印象。这样,万一有人报警需要救援,一般只需要说一个大概的位置,派出所民警基本上就能够判断他在什么方位,可以为救援节约很多时间。

  四

  比如上一次,有一名驴友从平头岭山出发,走到水库附近掉队后晕倒在地。路人经过看到后报警。当时,陈正新一听说是水库附近,心里基本有了数。走了半个多小时,通过走捷径很快找到了伤者,顺利将人救下山。

  五

  而这一次,情况似乎要复杂得多。

  一是天气真的太热了。这不仅对陈正新和队员是个考验,对受伤者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因素。二是报警人说不清具体位置,伤者附近没有特别明显的标志物。三是陈正新刚刚上完通宵班,体能状况并不算好。

  讲实话,才爬了20分钟山,陈正新手里的一支矿泉水就喝完了。为了抢时间,他甚至不敢让自己叉腰休息,只能尽量提醒自己调整呼吸,别看上面,也别回头望后面,就埋头靠意志力往上爬。

  六

  爬了40分钟,还没找到伤者。陈正新继续拨打报警人电话,询问伤者情况。

  对他来说,那一刻真真切切体会到了“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的含义。

  心里着急啊。但山总得一步一步爬,陈正新热得嗓子眼儿里冒火。手里还剩一支矿泉水,他不能喝,那是留给伤者的,是用来救命的。

  忍着渴,忍着热,忍着累,忍着急,陈正新和队员走几步,就要抬头拿手遮住额头观望,希望能尽快看到伤者。

  七

  在接近顶部的山腰转了近一圈,爬山时间接近75分钟,陈正新终于看到了报警人和伤者。

  他张开鼻翼,长长呼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缓一缓,冷静。然后他快步上前,蹲下来,查看伤者状况。

  八

  伤者口吐白沫,浑身发抖,有一定的生命危险。120救援队伍还没有赶到,陈正新和队员必须利用平常训练的急救知识,对伤者进行救护。

  他们一同呼唤伤者,观察伤者的脉搏心跳。还好,这个30岁左右的小伙子神志还算清楚。陈正新告诉他,对自己的提问点头或者摇头,如果觉得疲劳,就眨眼睛。通过肢体上的交流,陈正新尽量让伤者不要陷入昏迷,保持清醒。

  经过询问,伤者没有骨折,应该是体力透支中暑。陈正新把他的头稍稍抬起,垫在自己的大腿上,然后喂他喝水。

  九

  很快,120救援队伍到了。陈正新、队员、报警人和救护人员一道,将伤者用担架抬下山。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手上抬着担架,脚下根本不敢放快步子,陈正新必须侧着身子,横着脚步一点一点往下挪。

  咬着牙将伤者抬进救护车,陈正新的警服完全湿透,身体几近虚脱。

  倒不是说他体弱,而是真的又热又累。

  十

  几乎每个月,陈正新和他的同事们都会碰到类似的登山救援警情。

  他有两点感触很深:第一,希望驴友们尽量不要攀登没有开发的山,要结伴而行,别穿着皮鞋、不带足食物和水就出发,毕竟爬山需要体能和装备;第二,他自己,真的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进一步加强锻炼了。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