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便民互动 > 业务知识库 > 刑警

大学生被骗350万!手段太迷惑该如何防范呢?

信息来源: 深圳市公安局

发布日期:2023-11-20

  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是近年来电信诈骗高发类型。此类案件利用受害人急于证明自己清白洗脱嫌疑的心理来进行诈骗。近日,警方就破获了一起冒充警察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件,受害人被骗资金高达350余万元。

  【典型案例】今年4月初,正在上学的小谢接到自称是政府电信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电话卡涉嫌洗钱,需配合警方开展调查。随后,小电话被转接到了一个自称为“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警员”那里,对方告诉小谢,她的电话卡涉嫌洗钱,已经被警方立案调查。为了取得小谢的信任,穿着警服的诈骗分子通过视频向小谢出示了“人民警察证”“逮捕证”等相关资料,对方告诉小谢如不配合公安调查,便会将其逮捕,同时还以办案需要为由,特意叮嘱小谢不能将此事告知他人。随后自称“警方”的工作人员以帮助小谢洗清嫌疑为由,要对其账户进行“资金优先清查”。要她把所有的资金全部集中到一张卡上面去,要两三百万。小谢随即安装了对方发来的陌生软件,输入了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此时的小谢开始四处筹款,她通过向同学及朋友借款,以及网络贷款等方式,先后向账户转入150多万元,然而,贪婪的犯罪分子要求小谢再提供200万的“清查资金”证明清白。无奈小谢只能回家向父母筹款。谎称自己争取到了留校的机会,但需要资金打点。父母将多年的积蓄拿出,同时向亲戚朋友借钱,将筹集到的200余万元全转给了小谢。拿到钱后,小谢又按指示分多次将钱转入指定账户。在回去的路上感觉到可能被诈骗,小谢打电话给银行客服,查询自己银行卡的余额,得知近一段时间,她的账户资金大量进出,卡上面余额已经没有了。

  【手法剖析】

  电话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手法现在呈现出高度的迷惑性,剧本也在不断变化。这些诈骗手段需警惕:一是声音合成。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可以用伪造的声音骗过对方;二是转发微信语音。骗子在盗取微信号后,向其好友“借钱”,为取得对方信任,会转发之前的语音,进而骗取钱款。三是AI程序筛选受害人。骗子利用AI程序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在短时间内便可生产出定制化的诈骗脚本,从而实施精准诈骗。

  【警方提示】

  一是多重验证,确认身份。时刻保持警惕,如有自称“熟人”“领导”,通过社交软件或短信渠道以各种理由诱导你汇款,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途径核实确认,不要轻易透露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

  二是保护信息,避免诱惑。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陌生链接不要点,陌生软件不要下载,陌生好友不要随便加。

  三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警察不会网上办案,如有警察说你犯事了,让他联系你当地的派出所,你也可以主动打110咨询。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96110报警。转扩提醒,提高警惕!


相关附件: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