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公安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来源:深圳市公安局
发布日期:2025-01-08
2024年,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确保了全市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力推动法治公安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市接报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5.6%,社会治安持续向好,规范执法水平不断提升。根据《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及《中共深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关于向市委市政府、对应省直部门提交报告的要求,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市局党委开展“第一议题”学习41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2次。
二是研究制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方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教育培训和党组织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明确4个方面13项具体措施,推进全市公安机关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引导全警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三是依托政法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轮训领导干部培训班,市局党委班子成员和各单位“一把手”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为主题深入开展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常态化开展政治轮训、忠诚教育,全局开展线上理论考学和新提任警官线下考学8万余人次,教育引导广大民警深刻理解把握其核心要义、基本要求,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高度重视法治公安建设。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始终把法治公安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常抓不懈,多次主持召开市局党委会议、局长办公会研究部署法治公安建设重点工作,把法治思维贯穿于公安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组织制定执法指引21项,精准指导基层执法办案,带动广大民警不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二是推动执法制度规范体系更加健全。紧盯执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制定《深圳市公安局办理涉虚拟币案件调查取证工作指引》等制度规范,不断细化无人机安全管控、催泪喷射器使用、阻碍行政执法部门现场执法警情工作规范,为一线提供实战、实用、实效的执法“工具箱”,配套法制指导、警种增援、后端支撑等应急联动机制,服务支撑一线执法工作。常态开展全警规范执法大培训,健全“教学研练战”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索研发覆盖各领域执法指引的移动智能警务助手,助力提升执法队伍的法治素养、执法能力和实战本领。
三是推动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更加健全。以“可防可控、止于未发”为导向,健全“市局-分局-派出所”执法监督管理体系,滚动查摆整改各类执法安全问题,及时堵塞执法安全管理漏洞,推进执法监督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执法办案全流程全环节全覆盖监督制约。
四是推动执法问题查纠体系更加健全。充分发挥“平安厅信箱”前端感知和吸附化解作用,健全“问题库”自查自纠体系,固化“周点评提示、月黄牌提醒、季红牌警示、即时评估问责”机制,形成明责、督责、问责的执法责任链条。常态开展“宗旨意识、法治意识、规矩意识”大讨论,每周调度通报执法突出问题,推动全警自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是积极组织开展学法述法普法工作。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要求,在年度述职报告中将述法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全警参加学法考试,以考促学、以学促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的单位。举办常态化警营开放日活动12期,现场参与15万人次、全网关注1.5亿人次。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全力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扎实推进平安深圳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一是推广“五位一体”巡逻防控机制和“一键报警”装置,持续压发案降警情保安全。系统打造步巡、车巡、摩巡、视频巡、空海巡“五位一体”巡逻防控机制,实现全市重点部位、人流密集场所和“夜经济”区域全覆盖。组建视频巡逻队伍,实时预警街面异常情况,带动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大幅下降。在全市口岸、商圈、地铁站等区域布设“一键报警”装置,推出粤语、英语等多语种接报警服务,受到多家央地媒体专题报道。
二是重拳打击整治违法犯罪,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坚持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加强线索摸排,主动分析研判,高压严打盗抢骗、黄赌毒、走私偷渡等各类违法犯罪,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为牵引,纵深推进反电诈攻坚,带动电诈及关联犯罪发案数同比大幅下降。
三是全面强化重点部位安保防控,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全面强化校园“高峰勤务”,升级校园内保背审、周边交通整治、延伸治安防控等“一校一策”安保措施,全力保障学校师生安全。推动警医共建“平安、温情、智慧”医院安保模式,全市百余家医院初步完成“矛盾化解、预警感知、应急联动”三大体系建设,涉医案件同比下降27.9%。挂牌整治治安复杂城中村和警情高发小区,城中村治安、高空抛物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8.4%、32.2%。
四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交通场站、出入境口岸交通整治,全力优化深中通道深圳段等重点路段交通管理服务,严厉打击炸街飙车、摩电非法拉客等重点违法行为,持续推进压降亡人事故攻坚,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下降25%,全市交通秩序持续向好。建立大型活动两级审批监管和事前预警研判评估机制,确保各类展会、演唱会、无人机表演等1600余场大型活动平稳有序举办。
(二)全力支撑保障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更好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
一是扎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依托经济犯罪案件受理研究中心,全量接受群众经济犯罪报案,联合税务局、人民银行、海关缉私等单位,严打骗税、洗钱、走私等违法犯罪,维护了良好市场环境。
二是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规范落实“阳光冻结”“精准冻结”等制度,持续规范异地公安机关在深执法办案协作程序,盯办解决企业诉求。建立涉企案件快侦快破、公检“侦查协作联络”机制,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涉企案件,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表扬。
三是全面优化公安政务服务。全面深化深圳公安服务高质量发展28项措施,成功争取外籍游客“144+15”免签政策落地,试点开展公安政务服务“警种+”综合窗口,协同做好引才引智、促进跨境流动等工作,助力深圳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公安管制空域,增加常态化低空表演场地,指导顺丰、美团等企业安全规划航线,全力服务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全力服务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一是推动群众诉求就地化解。深入推进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和社区警务室、人民调解室、法律服务室“三室联建”,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
二是源头化解信访矛盾问题。用好“民意速办”“平安厅信箱”平台,完善首接首办、领导包案、见面接访等制度,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群众对公安信访工作满意度均达98%以上。
三是深入推动全市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地落实。全省公安机关中第一个制定实施信访工作法治化系统化、框架性具体措施,公安部、省公安厅多次推广深圳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法治化经验成效。
四是健全完善规范执法体系。常态组织开展“宗旨意识、法治意识、规矩意识”大讨论,健全“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执法监督管理体系,持续深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推动5个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和4个临时中心投入使用,执法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
四、存在不足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4年,我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少数民警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理性执法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个别民警运用法治思维实现案结事了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在执法过程中把握法理情相统一的能力有待加强。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工作部署,纵深推进新警务理念、新运行模式、新技术装备、新管理体系建设应用,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力为深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保驾护航、贡献力量。
一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积极推动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坚决防范各类涉稳风险。
二是不断提升平安品质。积极探索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新机制,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推进智能视频巡逻、警务无人机、巡逻机器人等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项目建设,常态高压严打突出违法犯罪,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持续增强群众安全感。
三是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多出快出治安户政、道路交通、移民出入境管理等便民利企服务举措,常态化治理涉企执法问题,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大对全市重大战略、低空经济等新业态发展保障力度,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