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安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信息来源:深圳市公安局

发布日期:2021-12-16

  今年以来,深圳市公安局党委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行动抓紧抓实,切实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办大事的态度和举措办好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办实每一件实事,带领全警集中开展“失联人员查找”“压降交通事故”“反诈攻坚”“局长信箱接诉即办”等系列攻坚行动,带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深圳公安对群众失联求助全量受理、分秒必争、全资源查找,高效找回失联群众2.1万人次;交通事故亡人数在去年大幅下降22%的基础上再降6.7%,城市万车死亡率降至0.6以下。这一项项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实事,暖了人心,聚了民心,强了信心。

  生命至上,多警种合成作战查找失联人员

  “感谢你们,我们终于和儿子团圆了。”12月6日,孙海洋夫妇终于与失散十四年的儿子孙卓相见。

  2007年,年仅3岁的孙卓在深圳白石洲被人用玩具车拐走。十四年来,孙海洋走遍十余个省市寻找儿子下落。和他一样,深圳公安机关没有过放弃任何线索。苦心人天不负,2021年12月6日,在深圳警方失联人员查找合成合作机制下,最终帮助他们家人团圆。当天,三组失散家庭重聚一堂,失散时间最长17年。

  失联个案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牵动着一个个心急如焚的家庭。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深圳公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建立了失联人员查找中心,不分失联原因、不分时间长短、不分男女老少、不分人员国籍,一律接报即查、有求必应,以最快响应、最急状态、最全资源一查到底,查找成功率达到99%,累计找回失联人员2.1万人次,有效消除了群众走失走丢、失联失散的烦恼。

  “老公失联的那半个小时,我都快崩溃了。幸亏派出所民警及时找到了。”近日,家住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的王女士将一面锦旗送到了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翠竹派出所民警手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7月22日,王女士报警称,其丈夫留下一条道别微信后关机失联。经相关警种及派出所联合分析研判,民警在某宾馆找到了王女士丈夫,及时阻止了他的轻生行为。看到丈夫安然无恙,匆匆赶来的王女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而悬在救援民警心里的石头此刻才落了地。

  面对失联人员查找求助,深圳公安一律“接报即查、有求必应”,宁可“十找九假”,决不“漏查一人”,彻底改变群众失联求助受理难、响应慢,找人效率低、周期长的问题,让“有危难找警察”这句老话切实转化为市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

  同时,深圳公安着眼传统找人过程中基层资源不足、各自为战、找人难等问题,充分利用公安大数据优势,将失联人员查找中心与市公安局合成作战中心捆绑作战,整合指挥、刑侦、网警、交警、法制等各部门资源力量全天候专人值守,以办案标准上人力、增资源,大幅提升了查找失联人员效率,响应时间从原来的30分钟左右压缩到秒级,找人平均时长从原来的4小时压缩至44分钟,1小时之内找回成功率85%,24小时之内的找回成功率达93%。

  不论立案跨度长短、不论失踪时间长短,深圳公安对每一宗失联求助不抛弃、不放弃,明确了“接警-盯办-查找-结案-反馈”闭环运行机制,拧紧了对每一宗“找人”警情全流程跟进的责任链条。孙海洋儿子丢失后,深圳公安累计核查了三百多份身份信息,跑了几十万公里。“每星期一次专题会,每月一次专委会,这么多年一直没停过。”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一大队一级警长卢保磊表示。

  接到报警后,重大敏感失联警情由主要领导盯办、全时过问,一般失联警情由分管领导盯办、实时跟进,对逾48小时未找到的,由刑侦部门专案介入侦查,真正做好“生命接力”,为市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负责到底。全力攻坚失联儿童存量历史积案,推出就近采集DNA比对寻亲绿色通道,成功帮助117失散家庭圆梦团聚。

  疏通城市“主动脉”,打造超大型城市交通治理的深圳样板

  城市交通是联系社会生产、增进经济流通、方便人民生活的“主动脉”。深圳公安视群众生命安全为最大民生福祉,把压降亡人交通事故作为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举措,不断深入推进现代交通警务机制改革,用小切口深化大治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建立健全交通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交通管理服务和安全整治。

  为防范化解道路交通重大安全风险,深圳公安细致梳理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十大风险点和交通事故多发时段,紧盯学校和医院周边乱停车、网红景点交通拥堵、电动车非法拉客等突出问题,以交通秩序整治为牵引,常态查纠治理,不断压减交通事故总量。

  同时,深圳公安加大整治力度,加强原特区内快递外卖行业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执法管控,联合属地分局打击地铁口电动自行车聚集拉客违法行为。严查货运车辆“冲禁令”、“三超一疲劳”、非法改装、乱变线、闯红灯等违法行为。

  据悉,深圳在机动车逐年递增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已经连续17年下降,特别是今年,在去年道路交通事故已经大幅下降22%的较小基数上、交通亡人数再减少10人,亡人数历史性下降至最低点。

  在道路交通事故持续下降的背后,少不了深圳深圳公安交警铁骑队的努力。他们凭借精干的骑警业务、强大的功能装备,让路面勤务的反应速度和机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并逐渐实现全市全覆盖。

  今年以来,深圳公安在深入推进现代警务机制改革基础上,又推出了24小时全覆盖、主次干道全覆盖的铁骑2.0版,铁骑勤务再次提档升级,现已搭载行业领先科技“超级铁骑”等装备,铁骑处警更到位更高效。据统计,2.0版的铁骑队平均每天巡逻里程共4.7万公里,处置各类警情1600余宗,较以往管事率提高了42%,快速反应时间缩短了67%。

  如今,铁骑已发展成超过1500人的队伍,依托铁骑,不仅实现了对深圳全市全路段网格化的巡逻管控,见警率和快速反应均大幅提升,也让深圳的交通出行更加安全有序。铁骑不仅成为深圳公安的门面担当,亦是深圳交通管理战线的“金名片”。

  针对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区停车难、景区道路拥堵等治理难题,深圳公安创新性推出共享停车、预约通行等便民措施。

  大鹏半岛、大小梅沙等深圳东部景区节假日拥堵曾是困扰着深圳市民出行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深圳公安结合景区的道路承载能力、片区内部停车周转率、景区服务力等多方面因素,在东部景区试行全国首例“预约通行”管理措施。

  据了解,“预约通行”实施后,梅沙、大鹏运行片区交通拥堵降幅超过45%,拥堵里程由8公里下降至4公里,市民节假日行程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1小时15分钟。随后,深圳公安建立了预约通行管理体系,逐步覆盖推广至东部景区的梅沙片区,以及仙湖植物园、会展中心等重点景区、重点场所。

  今年初,深圳公安在罗湖区试点推出共享停车政策,利用商居停车时空错峰特点,优化停车资源配置,搭建“深圳共享停车”服务平台,将商业停车场停车位共享给周边居民使用,科学有序引导市民停车,有效缓解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该服务平台推出近10个月来,共接入经营性停车场197家,提供共享停车泊位共计1.1万余个,用户达8.3万余人。

  数据显示,深圳公安系统化推进事故预防“六大战役”,改造全市事故易发路口72处、治理堵点417个,专项整治电动自行车驾驶隐患,施行《深圳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查处电动自行车违章165.6万余宗,全市交通警情、交通事故起数分别同比下降22.3%、18.3%,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下降5.7%,城市道路安全持续保持高水平。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分享到 :
X
咨询电话
0755-82498605
0755-82498905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