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局长信箱接诉即办”运行一周年解决群众急事难事1万余件

信息来源:深圳市公安局

发布日期:2022-04-29

  2021年5月1日,在深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国周的高位推动、亲自部署下,“局长信箱接诉即办”正式启动。运行一年来,市公安局对群众来信“即接即办、应办尽办”,共解决群众急事难事1万余件,来信办结率、满意率均达95%以上,收到感谢信近2000封,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运行机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2021年,在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中,深圳收获全省“双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

  分秒必争,为民解忧开通“快车道”

  为确保群众来信“办得快”,市公安局将“局长信箱接诉即办”作为“一把手”工程,将110、12345、12389等内外网数据实时导入,实现网上受理流转、派单处置、办理反馈等全过程闭环管理。平台由指挥、法制、公关、信访、视频、警务督察等多个部门共351人组成市局(警种)、分局、派出所三级专班,实行24小时轮班运作,确保每封来信10分钟内签收、30分钟内联系来信人、4日内首次反馈。

  在2021年高考放榜之际,就有一位王女士因高考报考院校的政策理解不到位,未能及时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按正常流程,其孩子将无法参加招录。焦急万分的她当晚10点紧急向“局长信箱接诉即办”求助。考虑到事关孩子的人生大事,民警于当晚12时30分就将加急办好的无犯罪记录证明亲手交到来信人王女士手上,解决了王女士一家的大事。

  完善机制,聚焦痛点架起“连心桥”

  为规范民警实名接待、咨询答复工作,压实窗口服务、办案民警的岗位责任,解决群众在报案、投诉、办事、咨询过程中存在的找不到民警、无人接听电话、信息回复不及时等问题,提升执法服务水平,提高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市公安局于2021年8月制定下发了《案件办理实名告知制度》即“局长信箱接诉即办”第2号令。

  这一制度的下发,明确规定了民警在公安机关办公场所现场接受群众报案、投诉、咨询时,应当完整填写《实名告知书》和《实名告知回执》;群众拨打单位值班电话、云终端服务号、执法管理室电话的,接待受理民警必须及时接听电话,并将本人姓名、警号、工作部门告知来电人,同时完整填写《群众电话报警、投诉、咨询实名告知记录》,确因特殊公务漏接电话的,应当在24小时内回拨;现场接待或接听电话的民警应当及时将接待受理情况告知责任民警,并进行移交签收,明确告知责任民警及时与群众联系;在现场接待、接听电话、移交过程中,相关民警处置出现不同意见的,报科所队领导研究处理;市局、分局两级法制、督察部门要对基层单位落实实名告知制度的情况进行抽查,对于违反制度的,严格按照《深圳市公安局警务工作问责规定》追究责任。

  在 “局长信箱接诉即办”运行之初,日均收件量300余件,来信反映问题涉及社会治安、规范执法、矛盾纠纷、举报咨询等方方面面。专班对每一份来信来件认真研判、精准归类,分类明确办理要求,从来信来件中梳理出18类共性问题,推动指挥、法制、经侦、刑侦、治安、禁毒、出入境等警种全方位改进工作,出台52项制度机制,制定完善16项便民措施,从源头上解决了一大批瓶颈难题。随着各类制度不断完善,如今“局长信箱接诉即办”信件量下降到日均50余件,带动涉警类投诉同比大幅下降18.1%。目前,正朝着“未诉先办”的方向不断努力。

  这一系列具体的举措规定机制,不仅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的诉求、自己的事“有人操心、有人做主、有人撑腰”,更带动了深圳公安执法、打击、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提升,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人民至上,成为法治深圳“新名片”

  “局长信箱接诉即办”运行一年以来,广泛集纳社情民情,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实现“隐患早预警,问题早发现,不足早整改”的“三早局面”。如今,“有难事急事,写信给‘局长信箱’”已成为深圳老百姓向公安机关反映诉求的“新常态”,成为法治深圳建设的“新名片”。2021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一砖一瓦建设法治中国坚实大厦》,将深圳公安“局长信箱接诉即办”作为全国公安系统法治建设的典型事例予以报道。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分享到 :
X
咨询电话
0755-82498605
0755-82498905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