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详细】
为推进戒毒康复人员“平安关爱”行动,加强对戒毒康复人员的掌握和管控,巩固戒毒康复成果。11月23日,梅沙街道办联合梅沙派出所对辖区社会面吸毒人员进行尿液检测和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进行毛发检测及谈心谈话,帮助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
禁毒社工通过微信叮嘱戒毒康复人员前往派出所时记得戴上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到达派出所后,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尿液检测及毛发检测流程,对戒毒康复人员进行尿检和采集毛发,本次尿检结果均为阴性,毛发检测等待后续初筛结果。检测后,禁毒社工与戒毒康复人员进行面谈,对戒毒康复人员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就业工作、实际困难等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和评估,并耐心细致地给戒毒康复人员普及禁毒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对戒毒康复人员咨询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同时告诫他们要远离毒品,坚定信念,主动融入社会、回归正常家庭生活。
通过此次禁毒帮教活动,进一步鼓励了戒毒康复人员继续保持戒断操守,让戒毒康复人员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助力戒毒康复人员早日回归社会,远离毒品,健康生活。


-
-
【详细】
2020年11月6日,光明区人大代表郝学平、西田人大社区联络站及工作站一行人到光明区公明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禁毒工作部署,有效推动公明街道禁毒工作开展,充分发挥人大、政协问政监督职能。
在公明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驻站禁毒社工为调研组一行人介绍了工作站的建设背景及整体构造,并通过仿真毒品模型、毒品危害讲解、禁毒视频播放、禁毒答题互动等形式,让调研组一同学习禁毒知识。
据了解,在2020年禁毒工作整体开展情况中,公明街道禁毒组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方案,从帮身心、帮思想、帮就业多方面落实帮教工作。
帮身心。“平安关爱”行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根据不同特点的吸毒人员实施“因人定策,一人一策”的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和解决吸毒人员在生活和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帮助吸毒人员树立并坚定戒毒信心。
帮思想。公明街道禁毒组注重宣传教育,帮助吸毒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全面做好吸毒人员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共同参与到挽救工作中来。
帮就业。要深化党员结对帮扶等工作举措,对已戒毒人员通过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和致富信息等多种方法和形式,及时有效对其开展帮扶工作,防止已戒毒人员因生活困难重新走向违法犯罪道路,降低肇事肇祸风险。
调研结束后,郝学平对公明街道2020年禁毒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建议街道牵头行动,联合各社区、各企业,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开发公益岗位,为戒毒康复人员扩大就业空间,降低戒毒康复人员的复吸率。


-
-
【详细】
“感谢政府、感谢沙头角街道禁毒办工作人员的关心,别人看到我们都想绕道走,你们不但没有嫌弃,还来为我们想办法,真的非常开心……”这是吸毒人员家属发自内心的声音。
9年前,家住盐田区沙头角的蔡某染上毒瘾,期间2次因吸毒被公安派出所查获,2016年12月,蔡某开始社区戒毒,由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蔡某常常易被激怒且伴有暴力行为。据其父母反映,蔡某日常作息颠倒,不喜欢与人接触交流,多次在家殴打父母和妻子,加上始终走不出毒瘾的诱惑,最终蔡某被责令送往精神病院进行封闭式治疗,无出院可能,并被处理为极端风险社会面吸毒人员。短短的几年里,蔡某的家庭生活遭遇了不少变故,妻子离婚、儿子受伤住院等。
在这期间,沙头角街道禁毒办及社区“五位一体”党员帮扶小组及时介入,专门为蔡某制定了帮扶方案,这个帮扶小组由街道党员干部、社区民警、禁毒社工、社区网格员帮扶对象家庭成员组成,主要通过禁毒宣传、就业帮扶、心理辅导、家庭关系修复等指导和援助,一对一为蔡某家属提供精准帮扶,强化禁毒服务管理。今年5月,街道综治办主任与党员帮教小组成员到蔡某家中慰问,让涉毒人员家属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党员帮扶成员带着关爱和同情之心,采取聊天、拉家常等方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耐心听取和记录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和意见。“儿子住院治疗花了不少积蓄,生活只能靠微薄的退休金来维持,我和老伴年纪也大了,孙子上学的教育也是很大问题”。年迈的蔡某父亲说及伤心处竟忍不住流泪,并希望政府能够给予其经济上的支持。帮扶小组成员耐心地为家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家人树立生活信心,并告知后续会继续帮助和教导。
“谢谢你们的关心,现在儿子住院的花费有了保障,孙子也顺利上小学了。”蔡某父亲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表示感谢。自从详细了解摸排涉毒帮扶人员蔡某家庭的基本情况后,沙头角街道党工委书记高度重视,安排田心社区工作站购买物资,前往蔡某家进行走访,同时蔡某住院费用由盐田区残联支付,孩子的学业教育也被安排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四点半课堂接受辅导。此外,党员帮扶小组成员通过电话联系了解到,蔡某目前在医院情绪稳定,状况良好,今后会继续实时关注蔡某情况,做好风险预估工作,积极做好应对措施。
蔡某的案例,是盐田区沙头角街道禁毒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沙头角街道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不断建立健全帮扶工作制度机制,扎实推进全民禁毒工程。2019年至今,沙头角街道禁毒办通过指导开展党员帮扶项目,建立“街道+派出所+社区工作站”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并结合街道原有的“五位”一体帮扶和救助措施基础,推行“党建+帮扶”全民禁毒新模式,打造“党建引领、多方参与、融合治理”的局面,帮助吸毒人员更好地戒除毒瘾、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目前,在党员帮扶的努力下,已经成功帮助了37名社区戒毒人员,虽然说这个数字不大,但对于这些人的家庭而言,却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
-
【详细】
家住深圳罗湖区黄贝街道的老张曾是社区戒毒人员,2015年6月,老张因吸食冰毒被责令社区戒毒,他按时到街道报到后,签订了为期三年的社区戒毒协议。
老张在社区戒毒的第三年,认识了黄贝街道新来的禁毒社工小钟。禁毒社工小钟非常积极地与老张沟通,与老张说有什么需求都可以与之沟通。但老张并不完全相信一个刚出来社会的小孩子能够真正地帮他解决问题,只是碍于社工的热情以及协议约束,老张还是配合社工工作。
2018年6月,老张终于完成了为期三年的社区戒毒协议,他看着这一纸协议以及社区戒毒解除通知书,向禁毒社工告别。社工向老张表达了祝贺之情,同时向老张承诺“有事还是可以来找我的”。
恢复“自由身”的老张微笑着向社工告别。
转眼一年过去,老张的工作和生活都恢复了常态。“是时候去将驾照考回来了。”但是当他申请报考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
车管所工作人员告知老张,他曾是吸毒人员,根据目前的管控情况不可以申请考驾照。老张在千回百转之间,终究没有找到原因。但出于工作需要,无驾驶证很不方便。无奈之下,他想起了禁毒社工曾说“有事还是可以来找我”。
老张终于还是拨打了禁毒社工的电话,向他倾诉了这件事。社工小钟安静地倾听了老张的话,安慰老张目前的焦急情绪,同时与老张一起梳理了事情的经过。最后他们发现,很有可能是管控系统上的信息未更新,导致老张无法报考驾照。
第二天,社工小钟和老张一同到辖区派出所核实老张的管控信息。核实之下,确实发现老张的管控状态还在中风险,未随着其解除社区戒毒而转为低风险。知道缘由的情况下,社工与老张一同填写了风险管控申请表,并提交了社区戒毒解除通知书复印件。
最终,老张的管控状态在黄贝派出所核实后,当天完成了修改,老张也终于可以报考驾照,他笑着感谢禁毒社工小钟的帮助。离别前,禁毒社工小钟说:“有事还是可以来找我。”
社区戒毒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承诺。
随着罗湖区“平安关爱”行动的开展,禁毒社工再次寻到老张进行访谈,禁毒社工详细地询问了老张的近况,并为老张越来越好的生活表示欣慰。最后老张还是忍不住问了社工,“你们对社区戒毒人员都是这样吗?”禁毒社工笑着告诉他,“因为服务并非只是一纸协议,是全民禁毒工作的承诺,以后你有事,还是可以来找我的。”

-
-
【详细】
正值中秋节、国庆节来临之际,为巩固戒毒康复成效,做好吸毒人员管控关爱和帮扶工作,9月28日下午,盐田街道综治办副主任梁云进、盐田街道禁毒办工作人员对辖区吸毒人员开展帮扶帮教和走访慰问。
走访期间,梁云进副主任与吸毒人员进行了亲切地交谈,细致了解吸毒人员家庭生活及工作情况,并为他们送去了生活慰问品,鼓励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在关怀吸毒人员个人及家庭生活情况的同时,工作人员还与吸毒人员家属做好思想工作,并让家属共同参与到挽救吸毒人员的工作中来。
通过此次走访慰问,让吸毒人员进一步认清毒品的危害,让吸毒人员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爱,坚定戒毒的信心与勇气,顺利回归社会。

-
-
【详细】
“李社工你好啊,我是螃蟹(化名)的父亲,感谢你每个月都带螃蟹去派出所尿检……”这是新湖街道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接到的一通感谢来电。
螃蟹是深圳市光明区的一名社会面吸毒人员,现有一儿一女。由于吸毒的经历,家里人对其失去了信心及期望。自去年从强戒所出来后,螃蟹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每天孩子们很少与其进行交流,更没有称呼其为爸爸。妻子早出晚归地工作,几乎没有机会与其进行过多的沟通交流,加上一些生活的琐碎事,导致家庭矛盾日益加深。
在朋友的介绍下,螃蟹找到禁毒社工小李寻求帮助。与社工第一次接触时,螃蟹就有强烈的表达欲,尤其是在讲述家庭矛盾时,情绪异常激动。社工首先对其进行了情绪安抚和舒缓,在其情绪稳定下来后,与螃蟹重新聚焦问题,共同梳理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期间,社工运用社会工作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直接治疗法,通过评论、发问等方式来鼓励和推动螃蟹自我反思、自我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引导其去思考妻子和孩子们为什么会对他有这样的态度。最后陈某通过反思,意识到自己确实存在错误后,陈某主动为其制订相应的改变策略和方法。
社工介入后,螃蟹虽然受学历水平的限制较难找到理想的工作,但经过不断努力还是找到一些临时工作,从而赚取一些生活费,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他对自己之前暴躁的表达方式也感到不适,在调整好心态后,尝试着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妻子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同时也对妻子和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并养成每天坚持去跑步的良好习惯,让自己的心态能够得到更好的调整。为显示自己远离毒品的决心,螃蟹每月主动联系社工协助其去派出所接受现场尿液检测。正是每一次呈阴性合格状态的尿液检测报告,重新燃起了家人对他的信心。
在最近的一次跟进工作中,螃蟹表达了对社工的感谢。正是因为有社工坚持不懈的关心和鼓励,使自己在最困难的时期里没有再去选择毒品带来的慰藉,而是给自己重新树立了新的目标,让自己更加有信心面对新的生活,重新出发!

-
-
【详细】
为巩固社区戒毒康复成果,2020年9月7日上午,深圳市罗湖区桂园街道禁毒社工深入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家庭开展走访活动,了解掌握吸毒人员现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坚定远离毒品信念,帮助戒毒人员早日回归社会。
此次帮教人员李某,是居住在深圳市罗湖区桂园街道辖区的人员,已有12年吸毒历史,已进行社区康复满3年。在三年的康复中,李某心中曾经存在迷茫与困惑,对自己能否自制并不是很有信心,也不想跟其他人有过多往来,以免暴露自己。在街道禁毒社工持续三年的关爱帮教下,李某逐渐敞开心扉,主动跟禁毒社工交流,重拾了戒毒信心。受访人员李某表示:生活充满希望,我努力让自己变得好起来,远离以前堕落圈子,积极配合禁毒办、派出所做好相关工作,早日让自己回归社会。
未来,禁毒社工将继续帮教涉毒人员家庭,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实际困难,做好相关关爱帮教工作,鼓励支持他们早日回归社会,远离毒品危害。

-
-
【详细】
8月25日,深圳坪山街道综治办禁毒工作组,为辖区共计20余名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举办了一场吸毒人员现状(就业)调查及慰问活动,旨在了解他们吸毒前后的情况变化及近期需求,为后续提供真正帮扶做准备。

禁毒工作人员以调查问卷为依托,通过分析吸毒前后个人状态变化、家庭社区支持及就业现状,评估吸毒人员现有生活状态及职业需求,开展“一对一”服务,深心交谈,让参与者感受到他们努力工作的积极信念以及与从前告别的决心。

据了解,坪山街道现有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60余人,其中,90%以上都能够在自己努力及家人的帮助下就业。此次活动,为部分待业的吸毒人员提供了有效的精神支持。活动最后,禁毒工作人员为参与者送上慰问品,帮助他们重拾信心,走向美好生活。